方式:
搜索
关键字:
连趣网-庆祝祖国华诞60周年
连趣网 > 名家佳作 > 名家内容详细
 
名画巡展

如意宝像

钟馗神威
销售排行
我的购物车
 
标题:东总部胡同60号 拆了真可惜
内容:

这是2006年6月12日画下的北京原东总部胡同46号后院(今顶银胡同47号)的赵树理旧居速写。当月27日再去时,赵树理旧居已不复存在。

   位于北京火车站口北面、南小街东侧的东总部胡同60号院连同周围的一些老民居不日就要拆了。然而,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儿的院落,自1953年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前后有赵树理、严文井、刘白羽、萧乾、张光年、陈白尘、罗烽、白朗、金近、艾芜、秦兆阳、舒群、康濯、菡子、草明等一二十位作家在此生活和写作过;这期间,一场接一场的政治风暴也频频降临这个院落,牵系着这些寓客的命运兴衰,文坛乃至国家的一段历史同时也就在这个院落里留下了深刻印迹。所以,当已故作家严文井的老伴儿康志强数天前回到她住过多年的旧居时不无感慨道:"这儿要拆了真可惜!" 

    这里要建"桥苑艺舍"

    6月27日,上午9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东总部胡同,见从胡同西口向东约50米北侧老民居的院墙上,都已刷上白色的"拆"字,再走进60号院,就看见一间老房子的屋顶已经掀掉,只剩下暗红色的立柱和门窗。从上世纪50年代就在中国作家协会工作,也是60号院老住户的王洪谟老师和老伴儿正在屋里收拾东西,记者从桌上放着的两张拆迁的通知书上得知拆迁项目是"中国桥牌协会会馆",简称"桥苑艺舍"。"咳,说白了,就是打桥牌的地方。"王洪谟老师又说:"开发商说6月18日迁出的住户,可奖励5万。现在这个院儿里二十来户人家,只有两户搬走了。"随后,王洪谟老师带我来到紧邻东总部胡同的顶银胡同47号院,这条胡同两边的老民居临街的墙上也都刷上了一溜"拆"字,几个民工骑着平板车正在胡同里转悠,一辆搬家公司的大汽车停在一户院门前。王洪谟老师告诉我,顶银胡同的这个院子原来是东总部胡同60号的后院,赵树理、艾芜、陈白尘、张僖等当年就住在这个院子里。当我们走进这个院子时,里面有六七个民工正在烈日下的北房位置使用动镐和铁锨或在刨墙基或在清理碎砖烂瓦。当一个年轻民工得知这是赵树理的旧居时,便说他刚刚看过电视剧《赵树理》,知道他写过《小二黑结婚》。南屋陈白尘的旧居早已成了一家叫"阿斗香"的肉馆。现在因拆迁业已停业。王洪谟老师指着赵树理住过的靠东的两间已经没了房顶的旧居残垣断壁说:"当年,我在作协创委会工作期间,就来过赵树理家好几次,那时好像就他一人住这儿,屋里有沙发,木床就放在里屋,挺简单的,他人挺好,平时爱穿一身黑呢子中山装,样子像个老农民……"

    大酱园变成作家的家

    东总部胡同60号(原为46号)早年间是个山西人开的大酱园,门脸儿是店铺,里面是作坊。院子很深,北起东总部胡同,南至顶银胡同,足有三进。

    1953年春天,中国作家协会出资买下这座大酱园,作为部分作协领导和驻会作家以及工作人员的宿舍。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后任副主席、党组书记的刘白羽(1916—2005)是最早住进大酱园的作家之一,他住的是第二进院一排正房,那曾是酱园老板的住宅,也是这个院落里比较气派的房子。严文井(1915—2005)是1953年从中宣部调到中国作协的,同年他和家人从中南海的庆云堂搬到大酱园,他们一家开始住在第一进院的四间南房,几年后又搬到了对面的北房。严文井1986年才搬出大酱园,他是在大酱园住的最久的作家。罗烽(1909—1991)是1929年参加革命的老作家,他1935年参加左联,1942年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建国后任中国作协第一、二届理事,他是小说《粮食》和剧本《台儿庄》的作者,他和也参加过延安文艺座谈会,写过在当年很有影响的小说《为了幸福的明天》的妻子白朗(1912—1994)于1953年住进大酱园第一进院的北房,1957年因罗烽被打成右派,他们夫妻遂离开这个院落去了东北。从晋东南的山沟里走出来的赵树理(1906—1970),1953年奉调中国作协担任驻会作家,同年,他在大酱园的第三进院靠东边的两间北房安了家。《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张光年(1913—2002)(即光未然)1957年他调中国作协任书记处书记,《文艺报》主编时,也住进了大酱园,他家是第二进院中间加盖的几间坐北面南的砖房,他在这里一直住到1980年。萧乾(1910—1999)是1954年4月30日和文洁若结婚的那天住进大酱园的,他住第二进院的三间小西屋,他那时正在中国作协主办的《译文》刊物工作。剧作家陈白尘(1909—1998),电影文学剧本《宋景诗》(合作)、《乌鸦与麻雀》的作者,他建国初来到北京,曾任中国作协秘书长、《人民文学》副主编,他和爱人住的是东总部胡同的第三进院的一排南房,1966年,陈白尘离开这里回到南京。据说文革期间,他被造反派从南京揪回来时,还在这里挨过批斗。《南行记》的作者艾芜(1904—1992)也是中国作协的驻会作家,他和赵树理相邻而居。写过《没有祖国的孩子》、《这一代人》等作品的东北作家舒群(1913—1989)曾经住在第三进院的东屋。《前方》、《乡村集》的作者菡子(1921—2003)后来住进了赵树理住过的地方。秦兆阳(1916—1994)也住过第二进院的西屋,他当过《人民文学》的副主编、副社长,写有小说《大地》和论文集《文学探路集》等。

大酱园第二进院的刘白羽旧居。2005年2月4日摄

这里先后住过罗烽、白朗夫妇和严文井一家。2006年6月12日画

这幅大酱园门脸儿速写作于2001年12月的一天。当时偶尔有路人停下来看我画画,他们还奇怪我为什么要画这个破房子,他们怎么会想到,就是这个破房子里,曾经住过那么多中国的大作家。

从东总部胡同西口向东约50米北侧老民居的院墙上,都已刷上白色的"拆"字,再走进60号院,就看见一间老房子的屋顶已经掀掉,只剩下暗红色的立柱和门窗。而该拆迁项目是要建"中国桥牌协会会馆",简称"桥苑艺舍"。

大酱园的门脸儿,2006年5月31日摄。  “我住后院的三间小西屋,同文洁若的共同生活就是在这里开始的。我们一道去领了结婚证,却没有举行婚礼。五四年四月三十日下午,一辆三轮车就把她从东四八条拉了来,她脚下放了只旧皮箱,我提着皮箱在前面领路,她跟在后边。”——萧乾《在大酱园里》

这幅东总部胡同60号示意图是根据王洪谟老师的描述绘制的。

1997年6月20日,在炎黄艺术馆罗工柳艺术回顾展开幕式上见到张光年同志,他在我画的大酱园写生旁题了字。

2002年5月15日在301医院,刘白羽同志题字:我怀念我的旧居。在大酱园里,我听一位住户讲,2003年夏末的一天,刘白羽回到旧居。那天,87岁的老作家在旧居里看了很久。



中国书店报刊资料部经典普洱百度Google新浪网搜狐
连趣网 line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连趣网 | 联系我们 | 配送问题 | 购买指南 | 拍卖指南 | 会员制度 | 常见问题|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2002- 连趣网 版权所有 您是第 17147962 位访问者,目前共 161 人同时在线
地址:(100089)北京市紫竹院路33号美林花园2楼3B
E-Mail:mylhh.zhao@vip.sina.com 座机:(010)88550371 电话:13671259001(微信同号) 手机:15611332979(微信同号) [京ICP备05042114号]